我的位置: 首页 > 政能量 > 正文

从兴义府到武昌城 | 添灯加油,点亮百年文教之光


  1907年,70岁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调入京,将赴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离任前,他在武昌蛇山临江的黄鹤楼旧址题下楹联——“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米欧遥。”

  

  此时,距其父张锳1848年在贵州安龙半山亭题写另一楹联——“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时间过去一甲子。

  

  张之洞离任前,1905年湖北留日学生约1700人,占全国比重21%。1906年,其力主修建的京汉铁路全线贯通,成为清政府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离任后,1911年打响武昌起义的枪械,来自汉阳兵工厂出产的“汉阳造”……

  

  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张之洞所任职之处,始终坚持办新学、练新军、创工业,以革故鼎新的实践,回答父亲之问、时代之问。

  

  年届古稀,行将离任。张之洞不知是否想起了60年前贵州西南大山里的兴义府城,想起父亲每夜为学子添油燃起的那一盏灯火,以及半山亭下意气风发的11岁少年。

  

  “加油”之源,

  

  在大山深处的黔西南——

  

  1826年,河北南皮举人张锳,以“大挑”到贵州入仕做官。从入黔开始计,迄今近二百年。

  

  张锳先后在清平、镇远、威宁、贵阳、黎平、遵义、安顺等地任职,所到之处,均以勤政清廉、崇文重教广受称颂。因政绩斐然,1841年其擢升兴义府知府,在贵州安龙留下“添灯加油助学”的文教佳话。

  

  中文字词多有典故。“加油”这个十分常用的词组,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就诞生自清代贵州兴义府。

  

  兴义府辖地大致为今天黔西南州主要区域及临近部分地方,府治贵州安龙县。初到安龙,张锳发现贵州西南边地小城,闭塞贫穷落后,但学子读书用功,深夜灯油燃尽仍书声不断。

  


(初到安龙,张锳发现学子深夜挑灯夜读)




  “耿耿油将尽,琅琅韵未终。”


  至今流传下来的五言诗《夜灯开卷有儿同》中,这两句记载了兴义府学子苦读的情景。


  历来重视文教的张锳深受感动。自掏俸禄购置桐油,为府城学子添灯加油。任期内,张锳每晚都派出两个差役夜巡安龙城,一人提灯笼,一人挑桐油。见哪户人家传出读书声,便上门高唱:“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读书人开门后,差役便把桐油加进灯盏,临走还要说:“府台大人祝相公用功读书,获取功名。”





  在兴义府任职14年,张锳为学子添灯油坚持了14年。有时还带上儿子张之洞,与差役一同走街串巷,为孤灯苦读的学子加油鼓劲。


  添灯加油之外,知府张锳还带头捐资,兴书院、修试院。他主持建造的兴义府试院,有大小房屋209间,号舍可坐千余人,是贵州省现存的唯一保护完整的科举考试场所。其中的天香阁,是张之洞幼时启蒙读书的重要场所,其少年时代的著作《天香阁十二龄课草》即以此为名。


  张锳还主持增修兴义府学,重金延聘名师执教。历十余年纂修《兴义府志》,至咸丰三年完成。咸丰《兴义府志》被梁启超评价为“经名儒精心结撰或参订商榷”的优良名志,成为后世学者开展区域研究的重要文献。





  张知府治下,兴义府学风日盛,人才辈出。之后10余年,先后考取进士2人,文武举人31人,贡生158人。到1905年科举废除,兴义府累计考取进士6人,文武举人100人,各类贡生300余人。


  经研究考证,“知府添灯油”就是“加油”这一词组的源头,历经百年历史积淀,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历史典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著名作家叶辛等专家学者,均在不同场合对这一典故予以认证和推介。





  “加油”一词,从开始就有着鼓励奋进的意思,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扩展到体育赛事以及日常生活诸多领域,以表达助威、鼓劲之意,成为汉字文化中一个较为常用的词组。因“加油”一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2018年10月,短语“add oil”被《牛津词典》收录。

  

  随着被“添灯加油”所鼓舞、影响和指引的年轻学子相继走出兴义府、走出贵州大山,尤其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时代娇子引领时代风气,接续“加油”,这一星在贵州西南点亮的灯火,穿破时空,持续释放出珍贵的光芒。

  

  “加油”接续,

  

  兴义府走出的文襄公——

  

  张之洞在贵州黔西南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尤其在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兴义府城安龙,其名字和事迹更是家喻户晓。

  

  自1826年入黔,张之洞父亲张锳在贵州任职30余年。1837年,张之洞出生于贵州贵阳。1841年,张锳调任兴义府,举家迁往安龙。彼时,张之洞只有4岁,在安龙度过人生中重要的青少年时期。与贵州西南这座山地小城结下了深厚渊源。

  

  在兴义府,张锳除兴文重教之外,还兴修水利、体察民情。当地水患频仍,一度危及府城。张锳在前人基础上扩建加固城郊招堤,同时于招堤旁金星山筑半山亭。1848年,半山亭竣工之日,地方文人雅集。时年11岁的张之洞,现场挥笔写就洋洋洒洒九百余字的《半山亭记》,留下一段少年天才佳话。





  《清史稿》说张之洞“少有大略,务博览为词章,记诵绝人。”《张文襄公年谱》记载:“童时读书,非获解不辍,篝灯思索,每至夜分。”


  饮南盘江水,向大山学习。与同时期的兴义府青年一道,张之洞深受“添灯加油”之风影响,在安龙土地上接受了启蒙教育,以及人生中最重要阶段的教育。


  之后,他12岁回故乡南皮应试考取秀才,15岁赴顺天府乡试中举人第一名,18岁遵父命与贵州都匀知府石煦之女成婚,生育一女后方离开兴义府。1863年,26岁的张之洞入京参加会试及殿试,跻身一甲第三名,沿着贵州山路走向更大世界,开始46年的仕途生涯。





  张之洞历任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晚年擢升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在清末的政治舞台上,位高权重,声名显赫。逝后获封“文襄”谥号。

  

  受父亲“重教兴学、为国育才、以文化人”思想之影响,张之洞所任职处,始终坚持建书院、办学堂、育人才,同时兴办实业、操练新军,坚持把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经世致用作为强国之道。

  

  1867年至1873年,任湖北学政期间,建经心书院。

  

  1874年至1876年任四川学政期间,创尊经书院,成为今四川大学的前身。

  

  1881年至1884年任山西巡抚期间,创办令德堂,发展为今山西大学。

  

  1885年至1888年,任两江总督期间,创三江师范学院,是今南京大学前身。

  

  1887年,兼任两广总督,在广州创办广雅书局和广雅书院,为今广雅中学。





  任职湖广总督期间,1893年创办自强学堂,为今武汉大学源头。1898年创办湖北农务学堂,发展为今华中农业大学。1898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成为武汉科技大学前身。同时还主导创办储才学堂、铁路学堂、陆军学堂、水师学堂等。张之洞一生所办各类书院和学堂达60余所。


  “加油”办学的同时,张之洞效法日本,拟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体系——癸卯学制,系统制定新式教育的阶段、年限、科目等规章。研究西方政制,写成《劝学篇》,明确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政治思想,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为中国近代教育革新、社会改革做出重要贡献。





  张之洞还积极派遣学生赴海外留学,培养出黄兴、宋教仁以及兴义府人张鸿藻等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和追随者。


  仕宦半生,张之洞的高光时刻多半在武汉。倡新学、兴工业、练新军、修铁路、造枪炮、御外辱……所有救国图强的改革实践,均在武汉得以施行。张之洞去世两年后,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革命者手执他主持新建的汉阳兵工厂出产的“汉阳造”,揭开了反封建的历史大幕。


  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


  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





  安龙半山亭斑驳的石柱上,至今楹联字迹清晰可辨。文字穿透历史,述说着一位传统文人、基层官员对鸦片战争之后国家时局的忧心。1848年,这楹联也在11岁少年心中留下了沉甸甸的分量。


  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起。


  他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米欧遥。





  1907年,张之洞离开武汉赴京任职前,在蛇山写下名联。努力回答父亲在贵州安龙半山亭上“问几辈能挽河山”的时代之问,充分彰显两代人的家国情怀。


  让人感念的是,这位从大山走出的近代杰出贵州人,始终视安龙为第二故乡,心系当地教育。他不仅帮助推荐知名教师到黔授课,选拔兴义府青年学子到武汉学习,还先后多次捐俸资助兴义府中小学堂,修缮办学设施、购置图书仪器。从兴义府到武昌城,黔地长长的山路,把张之洞与黔西南及这里的人民紧紧链接在一起。




  “加油”燃灯,

  

  照亮兴义文教风流——

  

  燃灯者,常不惧身后之黑。添油增光,在于照亮他人、照亮前路、照见未来。

  

  时光回溯至1841年,时值鸦片战争爆发,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这一年开始,张锳在贵州西南兴义府,开启重教兴学、教化民风的治理实践。

  

  兴文教、修书院、建试院、纂府志……知府为夜读学子“添灯加油助学”佳话的背后,是一位传统文人守正笃行、久久为功的躬身实践。

  

  文教影响,日用而不觉,渐进而长久。“添灯加油”激励当世青年,对后世也影响深远。

  

  时空跨越半个世纪,1895年,时任贵州学政严修,大力施行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念,开设贵州官书局,大力倡导新学,推行以经史、数学为主,兼习时务、政要、地理、英文等科目的新式教育。

  

  这一时期,维新思潮蔓延全国。1898年戊戌变法之后,风云突变。众多忧心家国的官员、学子被革职、流放。

  

  山外风云际会,山里学风日盛。因偏于一隅,兴义恰成贵州推广新教育、传播新思想的重镇之一。

  

  受“添灯加油”之风濡染,怀新思想、重文教者主导时局。兴义乡绅刘官礼等人捐资募资,重修创于乾隆年间四易其址的笔山书院,多方招徕饱学之士,“黔中大儒”雷廷珍等先后到此主持书院、讲授新学,被誉为“京城第一通才”的书画大师姚华曾任书院山长。

  

(重修始建于乾隆年间几易其址的笔山书院)


  1906年,贵州通省公立中学成立,首度向全省招生。兴义笔山书院选送魏正楷、王文华等13名学子前往贵阳应考,名列前13名,震动贵州学界。

  

  这13人以及同时代的年轻人,成为后来影响兴义乃至贵州政局的重要力量。

  

  其中,刘官礼之子刘显世,1916年通电全国,参与护国讨袁运动,宣布贵州独立,任贵州都督、督军兼省长,把持贵州军政十余年。

  

  刘显世堂兄刘显潜,历任黔西观察使、贵西道尹、贵州巡按使。护法战争后,贵州军队有陆军、游击军两大序列,刘显潜任全省游击军总司令,辖黔军重要力量。


(从兴义府、笔山书院走出的杰出人物代表)


  兴义景家屯王氏兄弟,兄王伯群笔山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参与历次反封建革命,官至交通部长,创办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弟王文华曾任黔军总司令,推进黔军改革现代化进程,辅佐舅父刘显世反袁独立,作为贵州反封建革命的急先锋,被孙中山称赞为“西南后起之秀”。

  

  安龙人袁祖铭,是贵州继刘显世之后的显赫军阀,官至贵州省省长、五省联军总司令、北伐军左翼总指挥。

  

  安龙人王宪章,1911年武昌起义时,身为副总指挥,在汉阳与清军血战40余日,他手中所拿的枪械“汉阳造”,正得益于张之洞这位前辈老乡。

  

  还有贵州名中医王聘贤、西南商界巨亨刘若遗等各界佼佼者,均集中出于笔山书院、出于兴义各地。有贵州近代史研究者称:“贵州民国史,半部兴义人。”

  

  顺应时代潮流,笔山书院1926年改名为高等小学堂,仍然群英荟萃。笔山书院旧址上新建的兴义一中,成为百年名校,为国家培养大量经世之才。

  

  创建于1996年的兴义八中,后来居上,以每年输送大量学子进入全国知名高校居贵州前列,名冠全省全国。


(年轻学子从兴义府走向武昌、走向世界)


  得益于早期积淀的厚实根基,武汉成为全国高校云集的重镇。黔西南地区大量青年学子,如今仍源源不断走出大山,走进百余年前老乡们参与创建的知名高等学府。黔西南也因此得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高地之称谓。



  在南、北盘江两岸,张锳与张之洞父子,接续燃灯,以一门家风濡染一地文风。从兴义府到武昌城,张之洞用半生时光努力想要走出一条革新之路、强国之路。从兴义府到武昌城,张之洞带着父亲“加油”点亮的那一盏灯火,将之照进近代中国的时代革新大幕。近二百年来,这灯火依然长久映照黔地边城文教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