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原创>热播 > 正文

海雀村33年凿顽石植树护林“挖穷根”


  层层绿浪乌蒙涌,山山烂漫花果香。


  4月16日,林海簇拥下的赫章县海雀村,山上鸟鸣嘟嘟,松涛阵阵,山脚溪流潺潺,碧水如兰。


 海雀村新景


  三十三年植树造林,三代人日夜坚守。海雀凤凰涅槃,欲火重生赛江南。


  在村口,来自赫章县德卓镇水炉村的张明丽等一群孩子正在春游,她们不时钻进低矮破旧的杈杈房、人畜混居的茅草房,探寻海雀人曾经度日如年的足迹;大人们则围着一栋栋鸟语花香的小洋楼和成排的私家车赞叹不已。


  在距村子5公里外的山顶瞭望台下,来自云南省彝良县树林彝族苗族乡树林村的老农张德富,蹲在地上凝视着海雀村,沉默着抽完三袋旱烟后开始回忆过往:“33年前我来过这里,几十个山头草都不生,就是想找一根木棍来做镰刀把都找不到,这鸟不生蛋的地方硬是被文朝荣老支书变得有粮有钱,不得不服啊”。


  旁边的山梁上,孤零零地立着一个简易的小坟,那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时代楷模文朝荣的墓。2014年他临终时要求:“树是我的命,更是全村人的命,我死后把我埋在那个山岭上,让我每天都能看护海雀的一草一木”。


万亩林海


  “哪怕你们将我砍死,我也决不让谁割掉这万亩林区里的一草一木。”不仅老支书视树如命,海雀全村人人都视树如命,30多年来海雀三代人每天自动组队巡山,吓退不少盗树贼,林区也从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海雀人曾经吃够了恶劣生态的亏。”文朝荣的儿子,海雀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文正友忆起艰辛往事,原本铿锵的话语突然变得哽咽起来。


  从他开始懂事时,海拔2300多米的海雀村四周全是黄扑扑的山头,裸露在外面的是一层摞着一层的黄石,当时要找一棵松树皮来做药都没有。


  因无遮拦,大风一起,黄沙铺天盖地,他和哥哥、爸爸急忙爬上屋顶,用木棍、石块压住茅草,但每次都被风刮走大半,村民在山上劳动时多次被狂风吹倒,有一次父亲被狂风吹下山沟造成重伤,被村民发现抬了回来。


  没有树,也就没有水。村民们要到几公里外的露天小水凼去排队挑水吃,尽管水常常被动物踏成泥浆。往往排队在前的人还能舀点,后面的人大多只能提着空桶而归。为了抢水,青年人择偶大多挑选腰圆胳膊粗的媳妇,但没有树注定难以存住水。每当暴雨来临,洪水塞满山沟,不仅刮走村里仅有的几块土层,而且还冲走了不少牲畜。


  生态贫,村民穷。每年到了四五月份,粮食吃光了,野菜掏没了,文正友和其他村民一样,去挖一半未长大的洋芋用于果腹,剩下一半则留下继续生长。


  一年断粮4个月,4个人只有3个碗,以苗族、彝族聚集中聚居的海雀全村都住杈杈房、茅草房,生存愈发艰难。


  “海雀穷,穷在生态上,何不带领大家植树造林?”1987年文朝荣多次跑遍林业等相关部门,获得了100亩华山松苗。


  这是远远不够的,文朝荣反复劝说大家拿出仅剩的一点好土好地,想自力更生培育35亩苗圃。


  人都吃不饱,谁还有闲心种树?面对大家质疑,文朝荣不仅将自家的土地全拿出来育苗,还拿出家中所有积蓄购买工具,带着全家人积极主动开荒育苗,经千百次作思想工作,全村男女老幼终于鼓起勇气为生存而战。


 凿石造林,33年华山松长成大树


  石头上种树,难度可想而知。为保证树苗能存活,50x60厘米的深坑不许打折扣;为了保证阳光和空气通透,30多个山头都用皮尺拉成行栽种,每个坑需经文朝荣亲自验收后才能通过。文正友有一次因土层下面石头太硬挖得不够深,被父亲文朝荣硬是监督他挖到月悬夜空,直到达标方才罢休。


  一锤一钎,一镐一锄。历时3年,人们不知打坏了多少大锤,磨细了多少钢钎,手上的老茧破了又长,好了又破,硬生生地在30多个黄石坡上凿满了树洞,栽上14000亩的华山松。


  松苗逐渐长大,风尘被拒山外;落叶化石成泥,林下草木丛生;树根固土保流,处处山泉涌动。


过去滴水贵如油,而今虽值春季枯水期,村里的两个水库仍碧水如兰


  过去滴水贵如油,而今两个水库碧水如兰;曾经排队抢泥水,而今汩汩山泉接通家家户户……


  “有林才有土,有土才有水,有水才有草,有草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文朝荣的夙愿变成现实。


  1988年国家批准毕节试验区建设。凭借化石成土,水、肥充足,文朝荣次年又带领村民实施地膜覆盖种植,包谷从以前的每亩300斤变成600斤,洋芋每亩由1500斤变成3000斤,海雀由“苦甲天下”到“林茂粮丰”。


  2014年,积劳成疾的文朝荣老支书离世,海雀村“两委”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从吃得饱向脱贫奔小康开始二次创业。


  植树造林补助为海雀换来了大量粮食,再加上地里粮食吃不完,村民们就用来养猪、养牛,村里除了六畜兴旺,还办起了20万羽蛋鸡养殖场,近百个贫困户年均分红2727元。


  广大林区需要更多护林员,通过申报,上级每个月支付护林员800元,村民王光德除了护林还兼职村里的环境卫生,每个月有2400元的收入,如今海雀林场已累计分批安排了140个村民当上护林员。“我两份工作加起来每年有三万多元收入,现在新房有了,轿车有了,电视、洗衣机、冰箱都有了。”村民王光德笑着说。


  海雀部分村民没文化,出门难,但大多有木匠、石匠等建房技术基础。瞄准乡村建房热潮,村“两委”建起了能工巧匠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组织170多个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引导70多名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在邻村建房务工。村民王兴方参加砌砖培训后,技术提升很大,找他修房造屋的群众越来越多,如今他每年建筑收入超过6万元,他一口气买了5辆车,自行车是儿子骑的,摩托车是用来走村串户的,电三轮是妻子送孩子读书用的,拖拉机是用来帮别人运输水泥砖等建筑材料的,越野车是用来承接业务的。村民文均福看准乡村批量建房商机,向信用社贷款3万多元,买起了海雀村第一辆材料运输车,每年有十多万元的收入,全村209户就有74户购进了私家车。


过去穷得不敢出门,现在村里购进了70多辆私家车,村民走亲访友也有面子了


  栽完上棵栽下棵,一生只为一棵树,海雀人坚强不息。2017年,村里种下的500亩高原苹果成功挂果,产业覆盖农户222户,苹果盛产后,预计每年亩产果7000斤,按每斤3元计算,产值将达1050万元。正在给苹果树打虫的村民文兴巧说:“我家几亩地全部流转种苹果了,每亩年流转费500元,我还在基地做工,每天收入80元”。


  种完松树种苹果,种完苹果种红豆杉,海雀森林覆盖率由1987年的5%上升到了现在的70.4%,预计三年后可达到81.2%。


  记者在采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海雀的生动实践,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由1985年的33元增加到当前的10611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985年的不足107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全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1户360人减少至3户6人,今年全村脱贫不得问题。”村支书文正友坚定地说。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苏桦 陈治宽 王星

责任编辑/胡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