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贵州日报》今日推出第二十二期“悟思想伟力·看实践创新”特别报道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前所未有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就文物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守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深邃思考和战略擘画,为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贵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一幅古今辉映、气势恢宏的新时代文化长卷,在黔中大地徐徐展开。本期专刊聚焦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

1bbc871f-73ef-4e01-9ccb-7b7e929ebafd_00.png


总书记的话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我们的实践

保护传承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 文


EbFHlqc7FCgA - frame at 6m40s_副本.jpg

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


今年2月3日,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首次系统展示贵州30万年历史文化的通史展览。作为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该展精心筹备了近3年。3500余件(套)贵州省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在6000平方米的展厅惊艳亮相,80%的馆藏文物是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与观众见面。

站在海龙囤的三十六步天梯,跟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看贵州——走进遵义”联合采访活动来到贵州的台湾青年赖翊凡感慨不已:“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分,亲眼看到、亲自走过后,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的根和魂。”


微信图片_20240626093346.jpg

游客在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展厅驻足观赏东汉铜车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自立 摄


近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出土文物清理及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迄今共修复完成陶瓷器1200余件,铁器224件,绘制器物、墓葬图3000余件。陆续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和数据库,为之后的考古报告编纂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刚刚过去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州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开展赛龙舟、传统医药非遗体验、非遗普法宣传等114场文化活动,集中展示了我省在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成果;

“村超”“村BA”赛场上,炫彩多姿的贵州非遗轮番上演,惊艳观众眼球。

…………


1704243753688548.jpeg

贵州“红飘带”项目全景。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贵州在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文物保护利用水平逐渐提升,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内涵被不断激活,成为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抓手。

6月19日,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的遵义会议会址游人如织,游客章箐看到保存完好的红色文物感慨说,仿佛看到了中国革命在这里开启伟大转折的生死一刻。

2023年,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在贵阳落地运营,将单一的“参观游”升级为“体验游”。从2023年10月22日试运行以来,“红飘带”累计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用数字语言向世界讲述长征故事,推动了贵州红色旅游的发展,是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大成果。

在遵义,同样以“红色+科技”为主题的《伟大转折》剧目试演成功。剧目作为光影科技结合的一大成果,以红军长征为主题,再现红色革命史诗,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伟大转折》剧照。.jpg

《伟大转折》剧照。


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近年来,贵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启动第三批革命文物名录核定公布工作;提高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通过持续推进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文旅融合工程和“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活动等形式,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动画、AR、VR等新技术,贵州红色文化的展陈模式从静态、单一转变为动态、沉浸式,让红色故事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作为非遗大省,贵州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19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5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贵州高度重视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关立法。相继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贵州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走在前列,不断涌现出来的优秀成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非遗保护传承成果斐然。


EbFHlqc7FCgA - frame at 2m24s_副本.jpg

考古人员对大松树墓进行科学系统的发掘。


在田野间,在村寨里,文物保护工作者深入其中展开调研。今年初,贵州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旨在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全面掌握文物资源状况,通过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此外,贵州还通过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从9个大的方面,系统科学制定128项重点工作举措;贵州文物工作者深入长江流域开展文化文物资源调查,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文化遗产承载着多彩贵州的文化基因和血脉,蕴含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贵州省文物局局长张勇表示,下一步,贵州将积极做好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作出新贡献。



专家的解读

守护历史印记 激活文化脉动

张勇 / 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贵州,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深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壮阔的革命文化和璀璨的民族文化,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它们不仅是贵州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责任与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文物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实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3年,贵州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575处,其他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4000余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0余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00余项;红军长征足迹遍及全省60多个县(市、区),留下753处不可移动长征文物,2500多件可移动文物,高等级长征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一。


EbFHlqc7FCgA - frame at 5m44s_副本.jpg

工作人员正在对文物进行修复。


坚持保护第一,强化文物系统性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近年来,贵州实施文物抢救性保护、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和低级别文物保护等文物系统性保护行动,加强保护维修和科学管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改善。开展贵州长江流域文化文物资源,阳明文化、屯堡文化遗产调查,系统加强我省廊桥保护研究利用,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万山汞矿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大力推动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申遗工作。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组织开展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做好城乡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坚持多措并举,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推进文物保护“四有”工作规范化建设,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线空间坐标测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逐渐构建起以文物资源为核心的文物保护体系,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得到保护、改善,维护了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突出重点,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展示。贵州是红色历史的璀璨明珠,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的重要篇章。近年来,贵州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为抓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组织开展了红色资源的整理、调查与利用专项课题研究,制定红色资源调查、认定、分类和定级标准。公布贵州省革命文物名录和贵州省长征文物名录,举办全省红色讲解员大赛,建设红色讲解员先锋队。推进革命文物的整体规划、连片保护。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建设,启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网站及数字平台建设。推动长征文化遗址遗迹、抗战遗址、三线工业遗产等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升贵州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将红色资源串点成线,策划推出10条红旅融合精品线路。加大工作力度,推进革命文物保护、价值挖掘、研究阐释,不断夯实保护传承基础,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626093312.jpg

游客在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展厅参观。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自立 摄


加强博物馆建设,让文物活起来。优化全省博物馆空间布局,推动博物馆数量、质量“双提升”。组织开展全省生态博物馆调研评估,完成贵州省博物馆基本陈列提升,全省备案博物馆增加到157家。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深入挖掘文物的内涵,阐发文物价值,创新文物利用方式,采取数字化技术、互动展示、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文物。注重宣传教育,增强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推动文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建立文物数字化档案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加强文物数字化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促进文物有效利用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力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热”起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红火起来。

开展考古研究,强化民族共同体意识。贵州考古研究是认识和了解贵州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化考古与文明历史研究,考古和文明研究成果丰硕。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龙囤》考古专著入选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加强工程建设中的考古工作,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配套政策,开展全省文物地下埋藏区域评估,做好公路、铁路、水利、机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文物考古工作。开展贵州省长江流域文化文物资源调查,深化实施“四大文化工程”研究,完成安顺屯堡村寨文化文物资源、屯堡文化遗存调查资料整理。用好民族文物资源和考古研究成果,展示贵州各民族的精神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根基。


EbFHlqc7FCgA - frame at 8m8s_副本.jpg

学生在海龙囤开展研学活动。


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贵州在文物保护传承中,注重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通过挖掘文物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将文物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依托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实现文物的虚拟展示和互动体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强文物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保护文化遗产,构筑精神家园。加强文物景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为贵州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文物保护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施平安工程,确保文物安全。坚守文物安全底线,为文物的安全、真实和完整保驾护航。推进文物保护巡视巡察、督察暗访、日常巡查、包保责任、审计监督等工作机制落地落实,在全国率先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省委和市(州)党委对下级党委巡视巡察内容。强化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和文物管理使用者的直接责任。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文物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工作调度,逐步将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政府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文物犯罪,切实维护文物安全。全省文物违法和文物安全事件得到有效管控,文物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贵州文物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深刻认识到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民族的记忆,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形成符合贵州省情的文物保护机制体制。不断深化对文物内涵的理解,探索与时俱进的新理论、新方法,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各项工作。更加注重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积极探索文物的合理利用途径,让历史的光辉在当代继续闪耀,让文化的精髓在未来健康发展。大力培养专业的文物保护管理专业人才,为文物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守护好每一处历史印记,激活每一段文化脉动。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经验、做法,讲好贵州历史文化故事,传播好贵州声音,不断提升贵州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影响力。

(作者为贵州省文物局局长)


更好认识和传承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周必素 / 文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展现了强烈的文明担当、深沉的文化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被提上重要日程。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延绵传承发展的中华文明,以其悠久、丰富、灿烂而独树于世界文化之林。考古,则是挖掘文化遗产、揭示人类历史和文明不可复制的重要路径。

贵州是古人类栖息的天然家园,3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横亘于中部的苗岭将贵州分割成长江和珠江两个水系区域,山间河流,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已经是天然的文化通道,逐渐兼收并蓄其东南西北的族群文化,孕育了以独特而神秘的夜郎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因地处边疆远离中央,一直是中央对边疆管理的重点,至迟自汉代逐渐纳入中央管理,有着丰富的中央对边疆治理的制度遗存。山地崎岖交通闭塞,导致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却因此得以保存着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民族考古遗存丰富,人们对连绵逶迤山脉里蕴藏的丰富矿产资源,很早就有认知并掌握了采冶技术。

贵州各类考古遗存,客观地反映了贵州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及其融入华夏的历史进程和各时期的文化面貌,对于被视为“蛮荒”之地历史的书写意义尤其重要。结合文化遗产资源特色,贵州考古在探索“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使命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EbFHlqc7FCgA - frame at 2m19s_副本.jpg

大松山墓群出土的文物。


着力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近年来,贵州紧扣“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要求,以史前、夜郎、土司、屯堡、民族、冶金、流域和线路等专题考古,创下了骄人成绩。仅以播州杨氏土司遗存考古单项,就几乎囊括了中国考古的各类奖项。2013年,遵义海龙囤遗址荣获2012年度全国“六大”“十大”考古新发现,并于2015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牛坡洞遗址、招果洞遗址、大松山墓群等,先后荣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考古发现,实证了贵州远古人类迁徙、文明起源、地域族群文化发展以及融入秦汉帝国的过程及其与域外的文化商贸往来,揭示出贵州多民族和合共生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植根于中华大地,同其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

着力文物阐释能力的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近年来,各个专题领域的考古发现,揭示出了贵州地域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轨迹和文化面貌。不断提升研究阐释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社科重大重点课题立项,先后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报告、著作20余部,曾荣获省社科一、二、三等奖。贵州以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全面摸清贵州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状况,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并形成制度性、政策性成果,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一项项研究成果,以实物的形态展现了贵州各民族不断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文化上相互交融的历史演进过程,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为推动全省干部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提供了历史文化支撑。


EbFHlqc7FCgA - frame at 6m10s_副本.jpg

游客在贵州省博物馆观赏动态壁画。


着力学科建设的新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近年来,贵州不断壮大考古和文物保护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加大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与考古、文保机构在教、学、研、培等领域的合作力度,提升高校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教学质量,增强省内文保、考古后备人才支撑。2022年,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贵州大学签署共建考古学科战略合作协议,以厅校合作办学模式,提升贵州考古学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贵州考古综合实力,推动贵州文物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阵地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建设高标准实验室,全面提升设施水平和科技能力,推进数字化建设,开展多学科、多技术手段结合的研究路径,积极推进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科建设的贵州实践。在中国从考古大国向考古强国迈进的当下,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硬件设施水平,提升考古机构发掘、研究能力,多机构、多学科聚力,是建设新时代考古学,深化考古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着力资源保护利用的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文化遗产不仅要挖掘好、阐释好,更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贵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夯实健全文物保护考古工作机构,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提高文物执法督察效率,不断拓宽文物合理利用新途径,促进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让更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惠及人民群众,促进传承发展。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坚持和完善大型基本建设开工前考古调查制度,正确处理文物保护和城乡发展与大型基本建设的矛盾。秉持边发掘边保护促利用的理念,在发掘过程中即从长计议,尽早谋划保护利用的思路和举措,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最大化发挥考古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研究和利用,做到有机结合、守正创新,真正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着力传播普及的社会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十年来,贵州依托考古发掘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利用文化遗产日等开展将考古成果送进机关、校园、村寨、社区、企业等活动,举办“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考古名家等的系列主题讲座。依托中央、省、市各级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新媒体等媒体平台和“考古贵州”公众号,及时发布最新消息。持续开展公众活动,对象涉及社会各界,让大众感受文物和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彰显了文物保护研究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通过考、学、研一体活动的开展,促进文旅融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切实让文化遗产穿越时光讲述历史。依托考古研究成果开展对外宣传和交流互鉴,展示丰富多彩的贵州文化以及其对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贡献。贵州考古成果的宣传展示生动实践印证了“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为此,一是以加强能力建设为着力点,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宣传展示考古成果;二是通过对考古成果的宣传和展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作者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策划制作 陈翔

一审 王塬钧 王瑶 秦文竞

二审 张莹

三审 杨春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