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艺评论 |《春风化雨》描摹中国乡村教育的生动图景

27度刊头.jpg


刚刚过去的第40个教师节,回望1984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联合钟敬文、启功、陶大镛等老教授,首倡成立教师节。1985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将每年9月10日设为“教师节”。40年前,4名学生在教师节自发向教师这一光辉职业致敬。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何谓“四有”教师,在这个时节,电视剧《春风化雨》给出了答案。作为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项目、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重点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该剧将镜头对准中国乡村教育一线朴素平凡的乡村教师,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故事背景,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向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致敬。该片播出后,以真实质感和真挚情感深深打动了观众,社会反响热烈。


1727149054890614_a.jpg


教育发展的时代新篇 扎根现实的社会关切


近年来,涌现了《少年派》《小欢喜》《在希望的田野上》《大考》等一批反映中国教育实践的优秀影视作品,同期播出的《山海烂漫时》也值得关注。高密度的教育题材创作,正在发挥影视作品的社会育人功用。相较同类作品,《春风化雨》以朴素的创作情怀,关注乡村教育现状;以开阔的视野,全景式展现中国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以不回避的态度,直面中国的乡村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1727149054955441_a.jpg


乡村教育和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在《春风化雨》中,观众可以看到该剧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给基础教育一线的师生更大的创作容量。作品聚焦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剧集开篇,就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为起点,串联起戏剧冲突,展现了乡村教育改革的艰辛与希望。


1727149054560689_a.jpg


一改过去校园题材剧惯常采用的青春疼痛叙事,该剧把教育故事融入社会发展潮流中、融入国家建设的重要命题中,更写入到乡村振兴的根本中,作品直面教育公平、留守未成人、校园安全等现实问题。这些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既涵盖了对教师使命的深刻洞见,又有对学生人生节点的重要思考,以“小校园”为缩影,映射出“大社会”的广阔图景。


代际传承的教育精神 质地鲜活的人生故事


《春风化雨》闪耀着教育故事和教师普通人生交相辉映的光芒,镌刻着教育家精神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教师的人生故事有痛点、有泪点也有燃点,作品通过有血有肉、丰富立体的群像塑造,呈现了老中青三代乡村教师以不同方式坚守在乡村一线岗位,如春风化雨般默默无闻、桃李不言,人物弧光跃然屏幕。


1727149054873708_a.jpg


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他们发挥出光和热,体现出乡村教育参与中国乡村治理的重大意义。正如安颜老师坚持了10多年“酸菜换肉”的传统,用一种温暖的情感呵护,填补了乡村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为他们给予了更大的人生可能性。


1727149054955441_a.jpg


鲜活的、接地气的安颜老师,帮助一批批乡村学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从城市来到农村的丛俊生切身地感受到这里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更多共情的育人理念。还有符校长、钟校长,以及安颜的同事们,他们是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乡村教师的缩影,他们的身上是乡村教育家精神的历史传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四有”好老师的内涵,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教育使命。


深情浓郁的家乡之爱 朝气蓬勃的教育景观


《春风化雨》取景地贵州,有秀美的山川风光、极具特色的民族韵味、美好诗意的自然景色,这一独特的田园场域,赋予作品更加鲜亮、温暖、明亮的艺术基调。正如导演王骏晔所言:“大山里的生活确实苦,但我们坚决不渲染苦难,而是通过展现平凡的乡村教师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与奉献,以及他们与学生之间深厚的情感,来传递教育的力量和乡村教师的不凡光辉”。《春风化雨》没有过分聚焦生活苦难,而是以平视的视角,呈现了一群朝气蓬勃、不断求新求变的乡村教育工作者的烟火日常,因此,剧情中还融入了幽默的元素,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趣味互动、教师教学过程的智慧火花,为观众带来欢笑与感动。


1727149054945752_a.jpg


真实还原的剧情、场景、服饰、方言,展示了贵州地区的山水风貌和人文特色,蕴含着浓郁饱满的家乡之爱。编剧饶俊将自己曾被老师的光芒照耀过、温暖过的心路历程融入剧本创作,用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乡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形象。创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化作美好细腻的温情表达,鼓励观众在生活中重新找到出发的力量,鼓励人们以更加充沛的能量寻找中国乡村振兴建设的原动力和谱写教育强国的新动力。

(作者杨乘虎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怡霖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


文/ 杨乘虎 李怡霖

编辑/邱奕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