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 | 贵阳市开阳县马头村:青山绿野起欢歌

头图.jpg


清龙河畔,百花山腰,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古村,村内古木繁茂,远看一片郁郁葱葱,好似一只青狮镇守“山门”,这里便是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

 

1726716975641540.png


因一湾清河呈环状绕着村内一块平整的大田坝,马头村的地形也被当地人戏称为“银水绕金盆”。眼下,适逢九月金秋,从观景平台俯瞰马头村,绵绵群山里的千余亩平整良田又迎来一年好“丰”景,金灿灿的稻田成片铺开,一幅“山庄秋稔图”跃然而出。

 

1726717736888243.jpg

马头村千亩田园风光旖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摄


最古老的土司官寨之一

 

追溯马头村的建寨历史,有史可查始于唐宋时期,当时为蛮州宋氏辖地。到元、明两代,马头村成为底窝总管府的遗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土司官寨之一,也是千年水东文化的重要历史物证。

 

“马头村因马头寨的‘马头’而得名,村名由来有好几种说法,大部分都与土司宋氏有关。”跟随马头村村委会副主任胡春燕的脚步走进村里的兴隆寺,便已嗅到氤氲其间的历史气息

 

胡春燕告诉记者,马和马头是布依先民骆越人的图腾,宋、元、明时期在骆越人聚居地区形成了以“马”作为部落或区划名称的体制,马头则是布依部落首领的名字。

 

明朝时,贵州宣慰同知水东宋氏成为贵州四大少数民族首领——土司之一,其下辖的12个中级土司,又称十二马头。水东宋氏建底窝马头于此,改称马头寨,因马头寨又是马头村最大的寨子,因而村名最后定为马头村。


1726717076737630.png

明德广场博物馆展品。


“水东宋氏土司在马头村的治理长达1200余年,他们与中央王朝间的微妙平衡,通过职位承袭、税收进贡、文化教化及军事征调等多方面的互动得以维系,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与治理艺术。”胡春燕介绍,水东宋氏土司治理期间重办学、架桥梁、开驿道、修寺观等,对于稳定西南边陲有重要贡献。

 

来到位于龙滩坝的明德广场,该广场以“明德夫人”刘淑贞的封号而命名。广场中间矗立的刘淑贞雕像与背后的水东文化陈列馆交相辉映,共同讲述着这片土地从唐宋发端,经元代、明初发展,陆续成形的水东文化绵绵文脉。

 

1726717037231939.png

马头村明德广场。


“水东宋氏不仅以其政治影响力著称,更在文化教育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初期。”胡春燕介绍,宋氏首领宋斌在境内广泛推广教育,不仅支持建立了贵州最早的官学——贵州宣慰司学(贵阳是贵州宣慰司驻地,附近土司众多,首先设立宣慰司学。宜慰司学虽以土司子弟教育为主,但贵州、贵前两卫及附近军生、民生多在此就学,其规模为全省之冠),其后裔宋昂更是鼎力捐资扩建,使之成为当时贵州最大的官学。

 

在宋氏的推动下,黔中一带文化和教育水平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在1425年—1536年的百余年间,贵州宣慰司中进士9名,举人140多名,出现了王训、詹英、易贵和徐节等一批儒士,“往往文章气节与中原江南才俊齐驱”。

 

保护发展并重

 

今天的马头村居住村民以汉族为主,其次是布依族、苗族,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上千年,也守护着这里的历史风貌。


1726717778845856.jpg

俯瞰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袁福洪 摄 (贵州图片库发)


三台监控画面、一套消防应急设备、一张办公桌是开阳县马头寨古建筑群保护所职工宋真松的工作设施。2006年,马头寨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宋真松工作的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村里90余栋明清古建筑群的“安全”。

 

作为一个用石头堆起来的村寨,马头村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大小通道均用石块、鹅卵石铺就。这里的古建筑群民居则多为布依族干栏式风格,以四合院、三合院为主,一座座木构的民居顺山就势建于山腰,见证了村落百年变迁。

 

1726717102988116.png

马头村古民居。


这些三合四院的建筑都是封闭式的石院坝,朝门一律向西开——宋真松说这是马头寨村民约定俗成的“规矩”。“每家每户建房前都会特别留意这一细节,少部分村民家中还保存有明清地契、木雕家具、神龛、宫灯等文物。”

 

宋真松介绍,若按使用频率来分,村中的古建筑可分为两大类:一半悠然静谧,被细心地置于闲置与保护之中,它们的主人迁居至开阳或贵阳;另一半则仍洋溢着人气和生机,人与古老宅院和谐共生。

 

站在马头村宋荣昌故居前,“鸾凤比翼成双宿,琴瑟和鸣奏佳音”的对联洋溢着喜气。“不久前,一对新人还在这里举办了一场婚礼,新郎就是马头村人。”宋真松笑言,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建筑如今也是新人百年好合好意头的“见证地”。

 1726716923810988.jpg

宋荣昌故居喜气洋洋的对联。


在马头寨的古建筑中,“万”字格等吉祥图案居多,宋真松说,因为布依族人认为“万”字格象征着与水有关的螃蟹花或水车花,这样的风格也从侧面反映了布依族自古顺水而居形成的习俗传统。

 

除民居外,马头寨古建筑还有寺庙、戏楼等。曾有不少历史学家评价马头寨:这里的土司文化遗存是独具特色的,它既显示出典型的元明土司署衙建筑特征,又散发出浓郁的布依民族文化气息。

 

文旅融合“村游”兴起

 

马头村从古至今都有玩灯唱戏的习俗,花灯则是每年少数民族过年必备之物。“我们布依同胞在每年正月都会把花灯挂在家里,讨个好彩头,配上唱词、玩灯唱戏,不亦乐乎。”花灯制作技艺传承人宋灿忠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花灯、龙灯的制作与传承,是该村目前唯一集扎、画、雕三技于一身的手工艺传承人。

 

2006年,开阳县禾丰乡马头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2022年8月,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跟随马头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宋灿忠积极将传统花灯技艺融入乡村旅游、文化振兴、研学游学等领域,让古老的手工艺在传承保护中焕发新的时代价值。


1726717184279812.jpg

坐夜宴场景。


“马头村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除传统花灯外,至今还保持着古老的坐夜筵和‘六月六’对歌等民间习俗,文化积淀加上旅游发展,村里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前来调研。”循着胡春燕的话音,远处罗哥乐农家乐里的欢声笑语格外引人关注。


“这批来自贵州师范大学的师生有20余人,已经在村里待了快一个月,主要是来做乡村旅游调研的。”罗哥乐农家乐老板罗廷州说,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接待高校调研团队,像他家这样的集吃、住一体的农家乐,村内共有20余家。

 

“‘村’游的兴起,离不开我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马头村在发展中不断把古村落融入现代生活。”胡春燕说,近年马头村在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上,既抓好旅居产业提质升级,又做好研学旅行游中有学。


1726717315393072.jpg

马头村玩龙灯。


村里的夫子蜂文化园是来村研学的重要去处之一,自2022年入驻禾丰乡以来,该文化园以“蜜蜂王国”为特色,每周定期举办研学活动,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家庭前来参与,体验趣味横生的蜜蜂文化,成为马头村研学游的一大招牌。


蜜蜂嗡嗡,秋风习习。作别时,回眸凝望马头村,此刻阳光透过淡淡的云雾,落在青灰的房檐上,129县道上车进人出、熙熙攘攘。木屋、水井、石板路都染上一层明媚的金黄……在这古老的村庄里,丰收图景特别明艳。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赵珊珊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立超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