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正文

桂花香漫黔山|2012年中秋,《贵州日报》采写了恰逢钻石婚的乐黛云夫妇

7bab6c0a344e61134d98b24ea1bcafc.jpg


7月27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从多方获悉,贵州籍著名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拓者、奠基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乐黛云教授于今晨逝世,享年93岁。


1931年,乐黛云出生在山城贵阳的书香门第,1948年进入北大,1952年留校任教。她是文学史家、教育家王瑶和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学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汤一介的妻子,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钱理群的老师,也是1972年北京大学恢复招收留学生后第一批教授留学生“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师。


乐黛云一生驰骋文化疆场,风雨无数,身姿岿然,呕心沥血,著作等身;一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文化人,以文为乐,以文为家,致力于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


她对于家乡贵州十分关注,她曾说,“贵州多民族的融合是很特别的,我们要从多元一体的高度来研究中国文化、贵州文化的发展。”“家乡对我很支持,为家乡做事是我非常愿意的。”2011年4月,贵州日报《27°黔地标》文化周刊创刊,乐黛云欣然成为周刊荣誉顾问。


2012年9月13日,中秋前夕,乐黛云与汤一介回乡探亲,并受邀参加贵州日报《27°黔地标》创刊周年系列活动。为纪念北大学术伉俪情深比翼的60年钻石婚,贵州日报记者采写了这篇侧记。今在天眼新闻上刊发,以悼念、缅怀乐黛云先生。


6.png

乐黛云、汤一介钻石婚之年回乡探亲,贵州日报记者随行采写了这篇侧记。


找寻童年的桂花树


正是一年桂花黄。贵阳的两棵桂花树,在乐黛云心中装了整整70年。只要有机会,乐黛云就会回贵阳。因为,这是难以言表的故乡之情。2012年,我们终于感受到两棵桂花树的分量。


7.png

1933年,母亲与两岁的乐黛云。


对于乐黛云和汤一介来说,2012年非同寻常。9月13日,60年前的今天,他们喜结连理。结婚60周年,两人共同携手走过了两万多天的岁月,在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始终相互支持、信任和关爱。


钻石婚之年,回到贵阳,这一次的家乡之行对于两人意义重大。一是受邀参加贵州日报《27°黔地标》创刊周年系列活动,一是决定重走围寨,去寻找曾经的记忆和那难忘的桂花树。他们一到贵阳机场就格外引人注目,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坐着轮椅却满脸笑容,精气神朗朗地散透出来。


2.png

1935年,乐黛云与父亲。


63年前,乐黛云18岁,离开贵阳去到北京,从群山封闭的高原之城北上求学,一去就是60多年。可是,无论是去到多好的地方,无论离开的时候多么艰难,也无论走得多远多久,总有回来的一天。对出生地的眷恋,其实是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一种追问。乐黛云先生对于故乡贵阳的深深情怀,也是在做人生中最重要的功课——了解自己。


让她牵挂的桂花树,在花溪围寨。


“说起花溪,也真是有缘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美丽的小镇,一湾翠色的清溪在碧绿的田野间缓缓流淌,四周青山环绕,处处绿树丛生,离贵阳市中心40多里地,但多少年来,这块宝地却不为人知……我们在花溪的生活又恢复到过去的情调:在小溪边野餐,看日出,爬山,做点心,赶集,只是这里的集市要比乌当大得多了,父亲又开始快乐地唱他那些永远唱不完的老歌。”乐黛云先生在《童年追忆》中说,她在花溪快乐地度过了初中时代,尤其让她念念不忘的是围寨大地主家院子里的桂花树。午饭后,她常常和同学顺着河边走去玩耍。记忆就是这样奇怪的东西,经过漫长的时间,有些画面刻骨铭心清晰呈现,牵引着内心去寻找。


8.png

1952年,汤一介与乐黛云的结婚照。


陪着两位老人专门去花溪,充满期待地往桂花树的方向而去。但是打听了花溪街上的很多路人,都没有人知道围寨这个地方。


一路慢慢行走,秘书美珍说:真奇怪,这里的山都是突然冒出来的。


乐先生马上回答:是啊,我们的山都是很漂亮的。


在十里河滩,坐在亭子里小憩,汤先生问我们:“怎么你们都不知道围寨这个地方啊?有条水顺着去就到,还有一排漂亮的白房子呢。”共同生活了60年的老伴心心相印,那些美丽的画面也深深刻在汤先生的脑海。


9.png

1966年,汤一介与乐黛云。


晚上夜游贵阳。有年轻的朋友约两位先生去卡巴斯基喝咖啡,绕路从六广门的球场走过,那是乐先生原来的家。中华路、北京路,一一记得。还记得有一条名叫南京路,不过现在没有了。车过小十字时,乐先生异常兴奋地说:“我以前,放学后,常常在这里连看三场电影!”


寻找一天未果,乐先生说:“只有什么时候请个画家,把我心里的桂花树画下来。至少,让人知道围寨这个地方。”


儒道相扶60年


“文化疆场60年驰骋,风雨无数,身姿岿然,呕心沥血,著作等身。一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以文化人,以文为乐,以文为家;足迹不停,追求不息,一生为构筑文化高地、制造文化影响、推动文化传承、光大文化精髓而跋涉。你们的一言一行,你们的一文一著,洞照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气节。此心映照彼心,成就了一对国学大师伉俪的纯粹心地和如水心怀。”


12.png

乐黛云、汤一介参加贵州日报“27°黔地标”2012贵州文化公益基金颁奖礼。


2012年6月,贵州日报“27°黔地标”2012贵州文化公益基金颁奖礼上,乐黛云、汤一介两位先生拄着拐杖上台,整个会场为之感动。


接过文化传播大奖,他们当场把奖金全部捐给家乡贵州。


同期,“27°黔地标”贵州文化大讲堂专场学术报告会,85岁高龄的汤先生在忙碌的工作中特意挤出时间赶到贵阳讲学,是因为他是“贵阳的女婿!”


汤一介说:“我和贵州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我是贵阳的女婿,有幸和乐黛云先生结为伴侣,是我终生的幸福。我对贵州有很深的感情,我的老家没有去过一次,但是我到贵阳是第四次。”汤一介先生得到了最响亮最热烈的掌声。


10.png

汤一介与乐黛云生前在家中书房合影。


“汤一介先生与贵州的渊源,可以追溯到60多年前的青少年时代。抗战时期,因受《西行漫记》的影响,汤一介与几个同学决定投奔延安。汤一介后来回忆说:‘我们几个先坐火车,然后坐那种非常危险的敞篷运盐车,先到了贵阳。’可是一到贵阳,却被宪兵给拿住了,去延安最终成了泡影。汤一介的这次冒险经历,是他与贵州之缘的一个小插曲。”他的学生、省社科院研究员于民雄写过老师的故事。


在汤先生75岁时,他提出编撰《儒藏》工作,并担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儒藏编纂与研究”首席专家,出任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主任,并带领世界各地学者300多人重编《儒藏》,至今已是十年。汤先生说:一个85岁的老人做这个事情,非常吃力。但是有意义的事情不应该逃避,不知道还能够做几年,是不是还能完成?但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从祖父汤霖那里传下的这颇显儒家气概的家风,深深影响着先生的立身行事。


11.png

“未名湖畔同行的两只小鸟”,乐黛云如是评价与汤先生的这段伉俪之情。


幸福是两个不同性格的完美融合。“汤一介夫妇性格迥异而共同点多多。汤一介内向,乐黛云开朗;汤一介宽厚,乐黛云豪爽。汤一介有儒家风范,乐黛云具道家风范。汤一介秉有家学渊源,乐黛云长于西方文学。他们共同的理想,都想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他们有共同的兴趣,都喜欢看文学书,都喜欢听西方古典音乐。他们都是真正的性情中人,是永恒的伴侣,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比翼齐飞。”于民雄在书中说。


乐黛云在《情是幸福之本》一文里写到:“今年我80初度,老伴开玩笑地送我一首打油诗,道是:‘摸爬滚打四不像,翻江倒海野狐禅。革故鼎新心在野,转识成智觉有情。’落款是‘浪漫儒家’。关于我当年一无基础,二无条件,年已50,却硬要以新学科比较文学为毕生事业,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算是最知情的人!有这样的知音相伴终身,我想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罢。”


稿件刊发于2012年9月28日《贵州日报》第9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曾明

编辑/曹雯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