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旅游 > 正文

《乡村地理》| 屯堡考古——卷首语 ​以考古为器 探索屯堡文化

顶图2.jpg


2024春季刊封面-02.jpg


2023年10月,贵州省举行新闻发布会,将多举措推广多彩贵州重大文化工程,繁荣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列入其中,要求深入做好屯堡文化研究,讲好屯堡文化的时代价值,让屯堡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屯堡文化是什么?如果要简单地概括,它是明朝稳固西南疆域时屯田屯军制度的遗存。六百多年前,云南梁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朱元璋调北征南。战事结束后,意识到西南稳固重要性的朱元璋命令大军屯地驻扎在﹃滇之喉﹄的贵州,至此30万人留在了这片异乡土地上。他们所带来的江南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互相碰撞交融,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贵州独有文化——屯堡文化。保留至今的屯堡文化,也是贵州多民族互相影响又各自独立、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


贵州建省与屯堡文化紧密相关,虽然在隋唐时期已有﹃黔中道﹄﹃黔南道﹄等军事行政区划;在宋朝也出现了﹃贵州﹄一词,但直到明朝初期﹃调北征南﹄之后,设立了贵州布政使司和贵州都指挥使司,贵州才成为一级行政区划。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屯堡文化则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见证和纽带,意义深远。正因如此,考古屯堡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屯堡活态文化,主要集中在安顺一带。但当年屯地戍边的范围几乎涵盖了整个贵州省,很多卫所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市,但还有不少卫所古城的遗址深掩在山林田间。不管是城市中尚且遗留下来的古瓦城墙,还是田地间的残垣断壁,将之发掘出来与史料进行对照,是探究贵州历史、解开过去谜团的重要一步。明代是贵州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今日贵州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些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贵州的历史脉络和详细文化交融等问题,都需要以考古来进行解答。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本期《乡村地理》选择屯堡考古为题,汇集已有的屯堡考古成果,梳理为卫所篇、城址篇、墓葬遗存篇、土司城篇。以考古为器,揭开贵州数百年来尘封的面纱,展现黔地历史文化的灿烂多彩。


来源 | 《乡村地理》杂志

编辑 | 徐婕妤

二审 | 张  芬

三审 | 赵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