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贵州影像故事㊳|桥上生明月

  太阳在远方缓缓阖眼,余晖如细沙般洒落,覆盖在建设中的牂牁江大桥。


  高山峡谷间,钢铁的冷硬与橘黄的温柔交织,工人的汗水和粼粼的波光辉映,渲染出专属于路桥人的光影之美。


(1)如今的牂牁江大桥。.jpg

如今的牂牁江大桥。


(1)建设中的牂牁江大桥(2023年12月13日摄).jpg

建设中的牂牁江大桥(2023年12月13日摄)。


  9月16日傍晚,农历八月十四,月近中秋。


  爬上248.1米、相当于88层楼高的桥塔,纳(雍)晴(隆)高速T15标项目副经理罗德胜与项目技术员刘宇不约而同举起手机拍下大桥新的“进度条”。


  两张高空照片,两份温暖牵挂。


  “大桥合龙了,桥面开始刷漆了,爸爸就快回家了。”26年,与水泥河沙相伴、同钢筋铁绳为伍,在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拍下一张现场照与妻儿分享,是他们这个小家的“默契约定”。


  “到县城看病求学、跑省城打工奋斗,以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坐船,要么绕山。”出生成长在黔西南州晴隆县长流乡,把大桥新喜讯告诉家乡亲朋、他乡发小,是技术员刘宇的“乡土情结”。


  万山不隔中秋月,一封家信报君安。


  “项目完工还差1%,我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大桥进度已达99%,快了快了,回家的路更短更快了!”


  隐匿下所有的孤独和酸楚,罗德胜、刘宇把关于团圆重逢的心绪,随图片一起发送至远方。


罗德胜(左)指着大桥,告诉刘宇(右边):“这是我参与修建的第15座桥了。”.jpg

罗德胜(左)指着大桥,告诉刘宇(右边):“这是我参与修建的第15座桥了。”


罗德胜和刘宇走在桥上。 (1).jpg罗德胜(左)和刘宇(右)讨论施工的有关注意事项。


  从2021年扎根牂牁江大桥项目建设现场,他们已在这奋战超过3个年头。


  1000多个日升月落,僻居深山建桥,山谷的风、林间的鸟以及头顶的星空,陪伴了他们无数个夜晚。


  故乡的月,在挥汗如雨的硬汉中心照不宣,在机器轰鸣的工地上一闪而过。


  2021年,浇筑重力锚;2022年,索塔封顶;2023年,架设吊索;2024年,桥面铺装……以中秋为节点,牂牁江大桥在高山深涧中拔节生长。


  “只要项目上有一名工人在,我们技术员就要坚守在岗位上。”因着这份责任,罗德胜、刘宇和同事工友一次次缺席了回家的团圆,用深沉坚韧与大桥朝夕对望。


  天心月满,人在他乡。罗德胜捧出米花糖,刘宇掏出火腿月饼……与桥共度的别样中秋节里,他们总会把家乡风物特产摆上桌来共同分享,畅聊建桥琐碎,期待通车后的快意举杯。


牂牁江大桥施工人员正在忙碌。 (4).jpg

牂牁江大桥施工人员正在忙碌。


施工班组在开工前集合、开会。.jpg

施工班组在开工前集合、开会。


  作为纳晴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牂牁江大桥地处晴隆、六枝等4县(区、特区)交界处,主跨1080米,桥面至江面最高距离达380米,这一高度目前在世界百座高桥中排名第12位。


  从山峰到山峰,是高度的跨越;从时空到时空,是制造的超越。


  “小到一粒砂砾,大到一条主缆、一块钢梁,都是咱贵州企业生产制造的,纯纯的‘贵州造’!”行走在双向四车道的宽阔桥面,罗德胜直呼“硬气”。


  1998年参建桥梁至今,罗德胜爬过很多的山,桥建了一座又一座。


  牂牁江大桥,是他参与修建的第15座桥梁。


  “26年四海为家,浓缩起来就是15座桥,如果长度连起来一次性跑完,不到30分钟。”罗德胜掰起指头数。


罗德胜和刘宇走在桥上。 (2).jpg

罗德胜和刘宇走在桥上。 


牂牁江大桥地处贵州晴隆、普安、水城、六枝等4县(区、特区)交界处,毗邻光照湖水库,横跨牂牁江,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  (1).jpg牂牁江大桥地处贵州晴隆、普安、水城、六枝等4县(区、特区)交界处,毗邻光照湖水库,横跨牂牁江,全长1849米,主跨1080米。 


  折叠的时光,几个数字便可概括;亲历的改变,分量却如此沉甸甸。


  从手拉肩扛背物料架设“板凳桥”,到大国重器架桥机上马投用;从跟在别人后头埋头苦学,到贵州桥梁突破世界级难题,“世界桥梁博物馆”成为响当当的名片……


  罗德胜的26年,也是贵州桥梁从建成学会、发奋追赶到超越引领的26年。


  梁桥、拱桥、刚构桥、斜拉桥、悬索桥,26个秋冬春夏,罗德胜参与并见证着贵州桥梁对自身的超越。

  

  1978年,“无桥不成路”的贵州桥梁数量仅有2932座。


  2012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开篇即指出,“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贵州发展仍存在特殊困难”,强调要“坚持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沐浴时代春风,贵州儿女奋起图强,相继建成1.3万座公路桥梁。其中,总长超1000米和单孔跨径超150米的特大型桥梁就有364座。


  桥高人为峰。“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过3万座!”罗德胜脱口而出的数字,是每一位路桥人心底的骄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鼓点振奋神州。


  40余年光阴催迫,数据中的强烈反差,改革进程上的新路标,也激励着包括刘宇在内的新一代路桥人接过“接力棒”,把对家园的深沉爱意转化为与日月星辰交映的青春之光。


牂牁江大桥施工人员正在忙碌。 (3).jpg

牂牁江大桥施工人员正在忙碌。


刘宇(右)手指这对面,告诉罗德胜(左):“德哥,那里就是我的家乡。”.jpg

刘宇(右)手指着对面,告诉罗德胜(左):“德哥,那里就是我的家乡。”


  远山沉寂了,牂牁江大桥上,一轮明月悄然升起。


  暮色苍茫,散工下班的工友拍拍灰尘,三三两两消失在月光铺就的小路上,只留下几点灯火明灭闪烁。


  “月亮升起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往来人群中,刘宇不经意地一抬头,当头月与故乡情完成了闭环。


  此刻,桥畔的根据地灯火亮堂,锅碗瓢盆汇成烟火交响。大伙轮番掌勺晒厨艺、布置桌椅做准备……为了翌日的中秋,他们筹备得格外用心,或许是背井离乡更懂得相聚可贵。


  又或许是因为,这是他们与牂牁江大桥共度的最后一个中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范朝权 尹长东 刘斌

文字/ 谌晗

图片 视频/ 尚宇杰

编辑 胡晓梅

二审  谢宇彤

三审  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