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篮球热到稻花香,来看“村BA”后花园的丰收故事

  水车不断转动,蝉鸣伴随着浓郁的稻香宣告着秋天谷物的丰收。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因紧邻“村BA”发源地台盘村,其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环境特点,被誉为“村BA”的后花园。

  

  近日,走进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宽阔的稻田边是一栋栋小洋楼构成的美丽乡村风景线。村庄依河而建,清澈的河水让每一位经过这里的人都不自觉地驻足玩耍。


巴拉河畔上的阳芳村(欧阳章杰 摄).JPG

巴拉河畔上的阳芳村(欧阳章杰 摄)

  

  2022年,随着“村BA”的火热,阳芳村也因此迎来了大批量的游客,通过积极践行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发展理念,该村聚焦发展露营、生态餐厅、特色农家乐、民宿等业态,提供“吃住行”的旅游配套服务体验,受到了游客的喜爱。

  

  “最近天气比较热,就带孩子来玩一下水。阳芳这边往年也会来,开车只要半个多小时,这几年加了很多基础设施,体验更好了,以后也还会经常来的。”家住凯里市的潘先生对记者说道。


环境优美的阳芳村度假基地(钱仕豪 摄).jpg

环境优美的阳芳村度假基地(钱仕豪 摄)

  

  在过去,阳芳村仅仅只是一个风景宜人的小山村,因缺乏有效的旅游开发和资源投入,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如今,依托农文旅融合发展,村内农家乐数量已达20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更是成功吸引了超过五万名食客前来品尝美食,展现了其作为“村BA”后花园的强大吸引力。

  

  此外,阳芳村还是台江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典范。


阳芳村稻鱼综合种养殖基地(欧阳章杰).png

阳芳村稻鱼综合种养殖基地(欧阳章杰 摄)

  

  台江县因地处苗岭山间,其苗族人口占比超过98%。受限于自然条件,当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为更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苗族人民采取了效益更高的生态农业模式——稻田养鱼。这种稻、鱼和谐共生的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承载了当地千百年来的传统农业智慧与生态平衡之道。

  

  近两年来,为进一步提升“稻+鱼”综合养殖产量,台江县积极改良传统稻谷品种,不断提升稻田养鱼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阳芳村因独特的地理优势于2022年成为该县发展试验田的村庄之一,平均亩产稻谷达651.58公斤,进一步提升了稻田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巧妙地将特色生态景观融入其中,不断拓展徒步旅行、赏花观景、民宿体验及农家乐消费等,实现了自然美景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阳芳村内惬意的会客厅(钱仕豪 摄).jpg

阳芳村内惬意的会客厅(钱仕豪 摄)

  

  2023年,台江县以台盘、阳芳等村为试点,坚持“数智”平台赋能,扎实推进“三社联建·寨富驿点”乡村“一站式”便民服务网点(以下简称“寨富驿点”)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阳芳村“寨富驿点”自2023年5月份开始运营后,在快递业务、农产品销售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给村民带来了极大便利。驿点建立后,已成功帮助村民销售鱼吻香米、稻花田鱼、羊肚菌等农特产品,实现了增收目标。


  这一系列的转变,不仅让阳芳村成为了巴拉河畔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据阳芳村委会主任杨金华介绍,目前该村人均年收入从昔日的不足2000元跃升至如今的4000余元,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游客们在阳芳村河边玩水嬉戏(钱仕豪 摄).jpg

游客们在阳芳村河边玩水嬉戏(钱仕豪 摄)


游客在阳芳村河边拍照留念(彭启云 摄).jpg

游客在阳芳村河边拍照留念(彭启云 摄)

  

  阳芳村的蝶变也仅仅是“村BA”这一IP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一个缩影。

  

  凭借“村BA”现象级的热度与影响力,台江县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大力推动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通过致力于促进特色农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台江县构建了一个连接包括阳芳村在内的多个乡村景点的旅游网络。依托农旅融合这一创新模式,如今,台江县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还显著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增收与福祉提升,开启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诚 欧阳章杰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