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探秘天龙地戏:一部600年屯堡文化的活历史

  “杨家生来志量能,满朝文武乱纷纷,不提杨家由自可,提起杨家走一巡……”一声响箭划破天际,四面八方的箭手们身着红袍,头戴羽冠,脚踏云头,手执长箭,仿佛穿越时空的战士,再现昔日战场的壮烈。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弋阳老腔的余韵在空气中回荡。


图片3.png

屯堡地戏《杨家将》片段


  7月25日,复旦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国情调研实践活动走进安顺天龙屯堡观赏屯堡地戏表演。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曹旭晨在采访中表达了对地戏的感受:“首先它的氛围特别热烈,服装非常鲜艳,我很受震撼。用地方方言讲述地方故事。我们这种外地人看了之后,也会被本土文化深深折服。”


  安顺地戏:激昂热烈的弋阳高腔


  地戏是贵州安顺的地方传统戏剧,2006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春节和农历七月半,地戏都会作为祈福和庆祝丰收的重要活动进行表演,祈求村寨一年的幸福平安。


  地戏的唱腔源自江西的弋阳高腔。天龙地戏队队长郑汝红自17岁开始学习地戏,至今已有数十年的表演经历。地戏的唱腔高亢激昂、声音洪亮。讲至此处,他直接演唱了一段戏文:“次日五更天明亮个,吕布出关讨战争。讨战争。”


111_副本.png

天龙地戏队队长郑汝红接受采访


  地戏的内容以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故事为主,近年演出的剧目包括《吕布出关》《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当天演出的剧目是《杨家将》,讲述的是宋朝杨家名将杨六郎三下河东和九转河东的故事。


  “地戏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忠孝文化精神的传承。”郑汝红如是讲道。地戏的所有角色均以男性为主,通过对已经逝去的英雄人物的演绎,将他们忠贞爱国、仁德孝顺、敬畏生命等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发展之困:屯堡地戏的当代传承


图片5.png

演武堂内的“演兵习武”门匾


  地戏的演出单位为“堂”,大的村寨会有两到三堂,小的村寨则只有一堂。据潘守永和张一丹2019年在《公众史学》上刊发的安顺地戏相关研究,1982年,安顺所辖7个县区42乡镇,共分布着156堂地戏,其中汉族地戏141堂,占比约90%。截至当下还保留的剧目数已没有明确统计。


  郑汝红谈道,他一天最多表演了27堂地戏,一堂大约10到15分钟。目前,每天大约有9场地戏演出。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地戏的表演时间和内容都经过了精简,将两个半小时的地戏改编到15分钟,以便于更好地展示给游客。


22.png

屯堡地戏演出时的现场观众


  目前,屯堡地戏的发展仍以保留传统文化为主,内容创新较为有限。为了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地戏,郑汝红等人进入校园,开设课外辅导课,将地戏的知识和精神与广播体操相结合,以吸引兴趣的方式将从老一辈那里传承的地戏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


  十二岁的何博文就是在三年前被地戏演员的表演深深吸引后决定拜师系统学习地戏。他寒暑假每天都会“泡”在演武堂,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小小地戏演员用功之深也加深了同学们对地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认识。


  屯堡文化:“屯堡人既是士兵也是农民”


  屯堡文化是地戏文化生产的地方环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全国的统一,调兵南下黔地征讨梁王。军队凯旋后将部分军队停留在安顺一带,用以建设地方。江南文化由此被带到了贵州,这也是屯堡地戏会有江西、四川、等多地口音而不是当地方言的原因。


  天龙是地戏的发源地之一。平定战乱后,为了不荒废武艺,也为传承传统文化,地戏由此而逐渐发展起来。“屯堡人既是士兵又是农民,战时为兵、闲时为民。”郑汝红归纳道。


  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马雪迎感慨道:“我感受到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野性的呼唤,处处透出历史的厚重感。”


图片7.png

屯堡地戏演员正在换装


  “地戏不只是地戏,也是宜神宜人的文化传承。地戏是对生命的敬畏,对神灵的尊重和向往,也是对人的教化。”郑汝红最后讲述了自己对地戏的独特感受:“我们有一句话叫‘学艺先学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然后去想想怎样做得更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梓颜 周尧

  实习生 赵雨璠 张艺啦

编辑 刘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