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宿贵州 枕山岚|井上见:月亮山上,群星闪烁

  【写在前面】


  贵州是“山的王国”“水的世界”“洞的博物馆”,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结果显示,贵州旅游资源单体达82679处之多。


  贵州民宿行业立足于用好贵州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上,在头部民宿品牌影响力加持下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省民宿总量突破1.2万家,较2019年增长近5倍。


  在这其中,有不少古村落因民宿改造而焕发生机,曾经无人的古村落里逐渐热闹、曾经破败的房屋被修缮被焕新,曾经的开山之石,如今已经变成守山之玉,无人问津的“野”房子正阳光普照。


WechatIMG3555.jpg


  “侗寨里有一口井,到时,我们井上见。”


  井上见,是从黔东南州榕江县发展起来的民宿品牌,创始人张十八定义井上见是一个用现代视角对话简朴自然生活的乡村民宿,在这个民宿里他们希望保护在地文化的同时,成为当代与传统文化沟通的桥梁,用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对话淳朴温良的民族文化。


  从河边的侗寨到山里的苗寨,井上见用融入本村的建筑与内核带住客走进村寨、了解村寨。


1.jp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大利侗寨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周末,从热闹的“村超”现场驱车40余公里,顺着月亮山脉穿过盘山路,走过乡镇,一片片梯田出现在眼前时,井上见就在不远处。站在梯田对面看,井上见的房屋与村寨里其他房屋并无差别。


  石板与木头一同建成了一栋栋属于苗家的民宿,站在窗边是青山与一阶阶梯田,偶尔有阵阵炊烟升起。


2.jpg

井上见加宜苗寨店坐落在梯田之上


  风带着稻香吹过,还有一丝属于山中的凉意。


  “其实,井上见的第一家店是在大利侗寨,建在侗寨一口古井的斜上方,很多游客来了之后会问在哪碰面,我们就会说在井上见。”创始人张十八说,“井上见”是一个很生活化的名字,就像民宿的定位一样,不是高高在上或是奢华,“它跟村子息息相关,从土地里长出来的。”


  1990年生的张十八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从贵阳到广州读书、就业,从事广告行业三年以后,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张十八回到了家乡。


  “当时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我就回来给了自己一个间隔年。”作为贵州人还没有好好走过贵州是张十八的遗憾,于是2016年1月起,张十八从安顺和黔西南开始深度游贵州,“有一次广州朋友和我一起去黔东南旅游,偶然到了大利侗寨。下了国道以后一个拐弯,整个村子忽然映入眼帘,非常美。”这一次经历让张十八非常放松惬意,离开后仍对大利侗寨念念不忘,“这个村子的建筑、环境和村民们生活的松弛感深深地吸引了我。”


3.jp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大利侗寨


  张十八后来自驾去大利侗寨住了几次,不经意间和村民们都熟络起来了,跟着去田里干活,住在农户的民宿里和他们同吃同住,和路边正在刺绣的阿姨聊天……对他来说,一切都很新鲜,“像宫崎骏的动画一样,非常美好,跟村民们相处是那么自然、真心、惬意。”


  在旅途中,张十八也在思考未来要做什么,朋友的建议让他豁然开朗——开民宿。“这么多年,我很爱旅行,我来这里也想把我感受到的美好传达给别人。”


  2017年5月,张十八的第一个民宿——侗天山居民宿开业。不懂设计的他带着村里的工人完成了民宿的装修,那年,他27岁。“那时候开店很随意,也会带着住客去村里融入当地生活。”


  在开始做民宿的这两年里,张十八在其他地方看到了很好的民宿,这时他发现,其实民宿可以当成自己的事业。


4.jp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加宜苗寨


  留下吧,留住心中的梦想


  在大利侗寨,张十八遇到了ATLAS设计事务所主理人Jenny、全球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中国负责人李光涵,志同道合的他们在大利侗寨相识,三人就是井上见的合伙人团队。


  正逢东西部协作,团队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后,2019年10月,井上见大利侗寨店开始施工。


  在民宿的旧房改造过程中,设计师希望材料能取自当地,于是用当地村民建猪圈的红砖铺设一楼地板、在门口做造型墙,“这个红砖耐磨而且可以防潮,一开始老百姓不理解我们的设计,后面有几家老百姓建房的时候就参考了我们的设计。”


5.jpg

井上见大利侗寨店


  张十八说从大利侗寨店到加宜苗寨再到大利侗寨稻田民宿店,在改造过程中张十八团队都会尊重当地的技艺和施工,用现代的设计让老屋子更舒适,“这些村落都是中国传统村落,我们通过设计和技艺让木屋也能和砖房一样舒适、美观、防火、防水,让村民们看到了老木屋的另一种可能。”


  2020年8月15日,井上见大利侗寨店开业有7个房间,2022年加宜苗寨店开业有9个房间,2023年大利侗寨稻田民宿店开业有12间房。


6.jpg

井上见大利侗寨店房间内通透的窗户不仅改善了原有木屋的采光,也让游客能一览侗寨风光


  张十八始终将民族村寨作为落脚点,这也是他心中一个小小梦想,“贵州有18个世居少数民族,很多少数民族村寨都很美,我们的民宿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村寨与外来游客对话的桥梁。”


  顺水而居的侗族、依山而居的苗族拥有不同的文化、性格,张十八在多年的旅居生活中对不同少数民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他在选择民宿落脚点的时候,会去选择没有知名度却充满独特魅力的村寨,而不是著名景区或打卡点。


7.jpg

井上见创始人之一张十八


  店里穿着传统服饰的服务员来自当地,他们向游客讲述着村子里的故事、民族的传说与习俗,房间里是特制的民族纪念品。


  加宜苗寨店的房间里是苗族的红线耳环,“当时我们就问店员小米,耳环的耳钉用银还是用铜,她说应该用铜,因为当地习俗是铜做耳饰可以保平安,但是现在的人很少用了。”张十八当即就决定用铜做耳钉。


8.jpg

井上见加宜苗寨店房间内的手信礼物——红线耳环,手信封面是店员小米的照片,内部是红线耳环的介绍和极具简单的苗语,游客从这里可以开始了解加宜、这里的民族


  在保护在地文化的同时,成为当代与传统文化沟通的桥梁。这是张十八做民宿的目的之一,“保护非遗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是让手艺人能靠自己的手艺赚钱,这样他们才会自觉地传承、保护。”


  成长吧,成为想象的样子


  合作人之一的ATLAS设计事务所与世界遗产基金会在大利侗寨扶持了当地的斗萨纺织刺绣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与环保品牌kleeklee以及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联合发起了贵州项目:大利枕头项目旨在帮助当地妇女认识传统技艺和自我的价值;Terrain项目则包括一系列以侗族传统布料为基础的现代设计家居用品。


  在项目支持下,大利侗寨的织布、绣片在北京品牌服装店里售卖,妇女们穿着这些独一无二的服饰走进时装周。


201808021541500cb0da4c.gif

以侗族传统布料为基础的现代设计家居用品


  “这极大增强了她们的自豪感。妇女们利用自己的织染绣技艺增加了收入,主管也学会了如何对接外部资源,增加销量。”张十八说,他们在当地还发现了濒临失传的豆染技艺,他们和大利侗寨的阿姨一起复原这个技艺并在民宿开启了豆染体验。


  在张十八和创始团队看来,如何引导住客认识当地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房间里的手信礼物、原创的可降解木姜子香调的洗护产品、穿着民族服饰的店员、豆染体验、蓝染体验,还有开发的VillageWalk路线,同时,带领店员走到专家学者旁边学习更系统的民族文化。


10.jpg

井上见加宜苗寨店店员小米穿着传统服饰,展示着店内售卖的当地特产和井上见开发的周边产品


  “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深深地接触,让当地文化像涓涓细流一样到住客心里。”井上见独特的表达让这个2020年诞生的民宿一路稳定扩大,“这三个店的逐步开启不仅是市场给了我们信心,东西部协作所带来的项目资金让我们有了底气去扩展。”


  选择榕江时,榕江还只是黔东南州一个默默无闻的县,2023年一场“村超”让榕江成为贵州的焦点之一,每个周末上万人涌入榕江观看球赛,榕江周边的村寨也成了游客们看球赛之余的目的地之一,大利侗寨村口已经开始堵车,加宜苗寨成了避世的好去处。


  去村子的人越来越多了,村子里老百姓也学着张十八,请那些会榫卯结构的木工师傅,在旧居木屋的基础上改造民宿。


11.jpg

云雾下的加宜苗寨


  张十八他们还在继续寻找合适的村寨开启井上见的下一步,荔波、罗甸都是他们考虑的目的地,实现那个扎根更多不为人知的美丽村落的梦想。


  “村子好了,民宿才能更好;民宿好了,村子也会一起好。”张十八希望通过努力让井上见和这些古村落一起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想把民宿连成旅游路线,让民宿和乡村有更多互动。”


  “他们就像星星闪烁在绿意盎然的月亮山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周梓颜

设计 齐青杨

编辑 杨羽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