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贵州 > 正文

黔陶?原来你是这样来的!

你知道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名字的来由吗?


很多贵阳人甚至花溪人都不知道,“黔陶”二字,是得名于当地盛产的陶器。


近日,“壹刻宝文化驿站-黔陶工坊”2024年首次陶艺与品茗体验活动在黔陶乡刘立茶陶工作室举行,著名原创音乐人嗨哥、罗锐、邓本,知名画家夏培民、石文辉,贵阳茶文化研究会李亚轶、叶青等茶界文艺界名人及其他爱茶爱陶人士,齐聚一堂,现场进行了制陶交流、品茶文化交流、开窑烧陶等活动,探讨黔陶陶艺、赵司贡茶等当地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变迁,碰撞当地乡村振兴的思路建议。


IMG_6997.jpg


据了解,黔陶陶器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贵阳府志》记载,明代期间,此地本叫鼎罐厂,清嘉庆年间盛产土陶罐、土陶碗。民国期间,贵阳县县长郑先兴到此办厂,改名“黔陶”。黔陶的土陶作坊在民国鼎盛时期曾有300多家,几乎家家以制陶为业。1940年,当地碗厂有男女工人千余人。成群的马帮,将黔陶“窑货”运送到全省各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黔陶的土陶作坊也从兴旺走向衰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地政府也力图恢复黔陶最大的陶瓷厂的生产,请来了江西的师傅和本地经验丰富的老陶工,积极开展黔陶的恢复工作……但成效不佳,最大的碗厂后来就以生产电杆瓷瓶和电炉盘为主了,剩下的几个生产土陶罐土碗的小窑作坊,也不景气 ,传统窑工也所剩无几。”黔陶工艺坊的制陶师傅刘立说。


IMG_7045.jpg


刘立也是赵司贡茶非遗传承人,曾是贵州农学院校办茶场负责人,也从事过广告包装行业。为解决校办加工厂的茶原料问题,于2003年刘立跟随茶学教授陈振强来到黔陶,开始着手恢复赵司贡茶传统工艺生产。


茶有了,还得有包装,还得有泡茶器具,刘立,开始了对黔陶的研究。


IMG_6820.jpg


据刘立介绍,因靠近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镇青岩古镇,对外交流较多,黔陶受外来陶瓷风格的影响也大。所以,除在历史上出现频率最高的黄色、咖啡色的土陶罐等日常生活器皿外(如盐菜扣肉碗等土碗 、装鸡辣椒、泡菜坛罐等),也有砂陶类,比如用于焙茶的大砂锅和炖菜的小砂锅,还有灰白色泥土烧制的陶青花罐 ,陶器种类多样。“能够有这样的呈现,主要是取决于我们当地陶泥的多样性:有黄泥、紫泥、红泥,也有白胶泥,也有带状多色泥土。这对黔陶多风格的陶艺制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材料基础条件。”刘立说,黔陶在釉彩上也别具一格,用的是米糠,稻草等烧成灰后,再加上本地特殊的泥矿和石灰等材料制作而成。


“在保留黔陶古法制釉、古法制陶的传统技艺的同时,我们也引入了一些新的制作工艺,融合创新制作了许多茶器、餐具,并希望下一步与黔陶本地的农特产品、饮食文化相结合,让黔陶陶艺能够更好地走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刘立说。


IMG_6753.jpg


据悉,为重振黔陶“士气”,近年来黔陶乡立足陶器产业,充分调动村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市场主体参与其中,采取村集体与市场主体“1+1”股份制合作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黔陶产业,让村民自发参与其中,学习、传承黔陶技艺,实现就业。


“复兴黔陶陶器技艺一直都是我们本地人的心愿,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开设了工作室,现在很多人假期都会到我们这里来体验做陶。”刘立说,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黔陶的陶器名气逐步回升,陶器的品质也被越来越多的茶商、餐饮企业认可。


IMG_6805.jpg


“我们已经承接了数千个产品生产订单,相信下一步我们黔陶非遗产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其中,让大家在家门口致富。”说起黔陶陶器的未来,刘立充满信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镇华 谢佳杰

实习记者 吴观懿

编辑 吴东志

二审 芦晓娟

三审 成嘉廷